best365娱乐登录 - 首页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做一个优秀的职场人,需要有哪些必要的觉悟?

【发布时间:2022-10-08】

这个假期,我们将带你重温小程序专题《满级职场大佬,是如何炼成的?》,助你积蓄能力,在未来职场中更加游刃有余。比如,初入职场时,你一定会听到很多人生建议,但优秀的职场人都懂得区分这些建议,因为有些不仅没有什么用,甚至还有毒。实际数据和研究显示,相反的做法可能效果更好。那么,你听过多少类似的建议呢?

“做自己就好”

这可能是最滥用、最有害的职业发展建议之一。在工作中,特别是求职面试的时候,人们并不想看到你毫无修饰、无拘无束的个性。这种时候他们更想看到最好的你,你要拿出自己的最佳表现,说出对方想听的话(哪怕你自己并不想说)。遵守社交礼仪、表现出克制和自控、积极表现自己,可以提升你获得某个职位的概率,而“做自己”可能会让你显得任性自大,或者自恋。

应该怎么做

在各种牵涉利害关系的场景下(包括求职面试),如果能管理和控制自己的公众形象,你会受益良多。用伟大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话来说:用你希望别人看到的方式行动——即使这并不是100%真实的你。社会印象科学显示,最好的方法是体察现场氛围,摸清其他人对你的期望,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避免让他们失望。要对环境保持敏感。例如,如果你去参加一家颠覆性的科技初创公司的招聘面试,就不应该穿面试大银行或者保守的大企业的行头。 

这并不是说必须违背自己的原则或者招摇撞骗,只是要求你有足够的情商,能够体察和尊重这家考虑要聘用你的公司的社交规则。等到五年以后你成了公司的中坚力量,有了很高的声望,那可能会不一样,但在有能力打破规则之前必须按照游戏规则行事。你自己的规则或许更好,但面试不是说服别人接受这个的时候。 

“用成绩说话”

如果人人都能因为实力而非自信获得成功,那世界会比现在更好。在完美的世界里,你不必多花时间自我推销、建立个人品牌、拉拢他人支持和向上管理。但很可惜,现实并非如此。比起有实力没风格,没实力有风格能让你走得更远。研究表明,在职场中,时间以及上面提过的人际关系、印象和自我表现技巧往往会胜过才能和潜力。 

应该怎么做

与实际工作相比,你的个人品牌会对事业成功起到更大的助推作用。这意味着,即使是最有才能的人,也要学习“向上管理”——与上司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有权力的人看到自己的价值。我给你的建议是,学会(谦逊地)为自己积极宣传。理想状态是让上司认为你谦虚且有才能。过分直白或者显得过于自信就适得其反了。 

观察身居高位的人,努力了解他们在尝试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去让他们知道你能提供怎样的帮助。比起不搭理他人、一味专注自己的工作,这种方法更能让你获得成功。哪怕是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家,比如梵高和莫扎特,只顾埋头工作,不关注“商业运营”,最终也会在贫困潦倒中死去。 

“专注于自己的强项”

这条建议大家都喜欢,因为比“认识到自己的弱项并加以弥补”更容易。问题在于,强项源于我们自身的倾向——是我们天然具备的、能够提升自己声望和地位的因素。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东西,所以只关注强项无法在生活的任何方面出人头地,除非学会同时关注自己的弱项。 

举例来说,你可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如果缺乏同理心和谦逊,你的聪明会让自己显得傲慢冷酷。你可能是最有才能的作家,但如果没有自制力,你就写不出多少作品,或者无法按时交稿。更有甚者,假如强项发挥过度,还会变成缺点:太过自信会变成妄想,过于善良会使人倾向于回避冲突,远大志向过了头就会变成贪婪。 

应该怎么做

亚里士多德提到,美德存在于两个极端之间。恰到好处的情绪化,好过冷漠和易怒;恰到好处的好奇心,好过闭塞和鲁莽;有一点创造力,好过毫无想象力和异想天开。如果你的目标是适应真实世界,并且给其他人留下鲜明印象(在职业生涯开端做到这一点迟早会有用),那就要在重视自己强项的同时找出弱项。 

实现了超凡成就的人,都对自己很苛刻。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之所以取得超凡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不断努力超越自己的限制、无法满足于已有成就。同样,如果你明确了自己的弱项,就能感受到一种良性的不适感。这种感受会驱使你变得更好,促使你成为理想的自己。你会走得更快、更远。 

“追随自己的激情所在”

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固然是好事,但追随激情就能获得成功,只在激情与市场需求以及你实际具有的才能相一致的时候才适用。而且激情比我们想象的短暂得多:今年你热衷摄影,下一年你可能又迷上了科学、写作或者动画。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不努力拓宽视野考虑能让自己成长的机会,而是坚持要在自己喜欢的行业找工作,你可能会失去能帮助你加速职业发展的工作机会。 

你还会失去自我探索的重要机会,也就是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寻找自己可能擅长或喜欢的新事物的机会。要记住,跟随激情所在,可能是一种防御性的策略,让你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发挥自己的强项,这会阻碍你的成长。 

应该怎么做

通常来讲,越年轻的时候要做的权衡就越多。20多岁的时候,你应该努力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兴趣与潜力跟可能的工作机会相匹配,抓住能够帮助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到了30多岁,你可能会想把自己的重心从获取短期回报转移到实现长期影响上。这两个阶段都应该保持灵活。把自己最大的爱好当作“锦上添花”,但可以先把爱好放在一边,等待可以充分将之转为生产力的时机来临。与其跟随自己的热情所在,不如找到会热情帮助你成长的人。所幸,随着年龄渐长,需要权衡的地方就会渐渐减少。 

简言之,现在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出最好的选择。这需要你保持开放的心态,谨慎评估自己面前每一条路的优缺点。明确你自己重视什么,不要违背自己的道德准则。在这个前提下,尽力将自己的潜力、兴趣和现实中的机会匹配起来,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 

托马斯·查莫罗-普雷穆兹克(Tomas Chamorro-Premuzic)|文

托马斯·查莫罗-普雷穆兹克是万宝盛华公司(ManpowerGroup)首席人才科学家,伦敦大学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商业心理学教授,哈佛大学创业金融实验室合伙人,著有《为什么许多无能的人当上了领导者?(如何纠正这个问题)》(Why Do So Many Incompetent Men Become Leaders? (and How to Fix It)),并在TEDx发表了相关演讲。

摆脱锚定思维的陷阱,只需用好三个策略 

新战略总是“显旧”,因为这两步做错了 

如果员工事事都要问,领导就要反思了 

                                                                                                                                      -转自36氪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