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365娱乐登录 - 首页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为什么“忙碌”会变成一种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1-07-12】

“忙碌”怎么就变成了“有用”的代名词?

当代人对待“忙碌”这件事情的态度,总是有点口是心非。

就在前阵子,有互联网大厂提议取消大小周,在得到1/3的员工支持的同时,也遭到1/3员工的反对。我们对忙碌这件事,俨然陷入了一种又爱又恨的态度:它蚕食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但我们又确实能从中获益,在当下的语境里,它正在逐渐演变成“一种有价值的痛苦”的代名词。

©️ 《助理》,2019

与此相对的,关于“自由职业/自我雇佣”“提前退休”的讨论和争议也一直都在:摸鱼当然是开心的,但彻底的清闲,似乎并没有它看上去那么岁月静好,因为我们已经很难坦然地享受无所事事。在忙碌和清闲之间,在时间的转让和拥有之间,为何仍有焦虑在一以贯之?

“忙碌令我快乐”,真的吗?

汉语的博大精深,从“忙”这个词就能体现。当我们说别人“忙”的时候,往往会积极化这个词的内涵,比如所谓的“大忙人”(言下之意是对方被很多人和事所需要);而当主语是自己时,“我很忙”又总是传达着焦急或者疲劳之类的负面情绪——这既是忙碌在语言层面的复杂性,也间接说明,忙碌的是自己还是别人,会影响到我们到底能不能客观看待这件事。

©️ 《聚焦》,2015

事实上,人类并不天生反忙碌,尤其是主动忙碌。早在2017年,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Silvia Bellezza就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一个现在看来简直稀松平常的结论:对当代人来说,“看起来很忙”已经成为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人们总是将“being busy”和一些优秀的特质相关联,比如进取、坚毅、野心等等被认为在职场十分稀缺的好品质。

换句话说,看到那些在高铁飞机上一直带着耳机聊工作、随时拿出电脑就开工的人,我们在感叹一句“ta可真忙”之余,往往也会习惯性地判定,嗯,这人应该是混得不错。

©️ 《在云端》,2009

有研究认为,如果是从个人主观意愿出发的“不想闲着”,确实可能会调节负面情绪、强化自我认知,进而提升幸福感的作用。也就是说,虽然人们总是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自己的生活被工作霸占了,但其中应该也有一部分人,实际上想表达的是“我存在,而且我很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如何进行时间管理(或者用更入时的说法,multitasking)、合理规划,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任务,依然是当代人对自己能力的证明(尽管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这种能力)。剑桥大学人类学家詹姆斯·苏曼耶也在《工作的意义:从史前到未来的人类变革》里说,只要聚集在城市里,我们就无法把工作当成简单的谋生手段,而是拥有高度社会化水平和适应能力的证据——这意味着你是一个真正的“社会的人类”。

©️ 《助理》,2019

问题是,既然忙碌如此有益,为什么我们还是没有办法像一些人那样“享受”忙碌?

答案可能在另一位人类学家David Graeber那本大名鼎鼎的《BULLSHIT JOBS》里。David Graeber在这本书里就曾经毫不留情地说,“bullshit jobs”其实充斥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了保证自己不失业,许多人不得不假装很忙。随着无益工作的膨胀,哪怕是正常工作也被这类工作的荒诞模式沾染。

如果我们提取某个生活的片段来观察,会发现这种“被动忙碌”其实无处不在:该忙的时候在开会,不该忙的时候却要加班,上班要表现出全情投入的模样,下班还得想方设法营造自己只是暂时离开工位的错觉,休息日也会发一些仅领导可见的朋友圈彰显自己的工作态度……基本上就是大部分当代工作的缩影。

©️ 《未生》,2014

当然,还有一种忙碌介于主动忙碌与被动忙碌之间:只要一闲下来就想看点什么、做点什么、知道点什么,哪怕只是“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毕竟,忙碌给人带来成就感,时间就是金钱,自我充电、自我进步、自我驱动,即使你其实并无真正想做的事。

©️ 《硅谷第三季》,2016

所以,为什么我们还是不敢闲下来?

相对于成功人士是如何白手起家或者奋斗终生,这几年,那些逃离北上广、追求慢生活、提前开始养老的故事,作为“主动选择无事可做”的当代生活样板明显受欢迎了起来——在收入有保证的前提下。

很明显,我们对忙和闲的偏好之中,不可避免地掺杂进了一些别的考量。我们总是在这个时代看到那些不上班的人、隐居的人、去过真正的日子的人,羡慕和幻想所谓这样的生活当中说走就走的那部分,但却抗拒和不愿承认它也有收入不稳定、朝不保夕的那部分。毕竟类似的状况换一句话说就是家里蹲、啃老、抠脚,年轻人早已被这些话术鞭笞着远离清闲。

©️ 《实习生》,2015

如果忙碌是有价值的痛苦,那么清闲就是可引起焦虑的自由。在当下,越来越多人患上“空白时间焦虑症”,只要一闲下来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在学东西,进而否定自我存在的价值。但这个认知并不表示我们可以立即投入主动忙碌中,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不停点亮手机屏幕,点开冷清的社交app再退出,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消磨掉空白的时间。

©️ 《华盛顿邮报》,2017

我们无法接受过分忙碌,但也不代表就想过得太过清闲(尤其是毫无存在感的清闲)。在被动忙碌的时候,我们大可以说是工作、资本、生活令我不得不连轴转,但当选择权交付到自己手上,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时间,但还是不知道想做或者可以做什么的时候,才是真正拷问我们的自由意志的时刻。

©️ 《华盛顿邮报》,2017

这种状态,和堪称当代人均迷思的“什么是做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谋而合的。大多数人顶多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不要枯燥的重复劳动、不要朝不保夕的生活方式、不要在经济上精神上依附他人、不要被系统控制,但如果真的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样的人,单身还是结婚、打工还是求学、种地还是上天,以及可能会为此而面对什么,才是真正的困难。毕竟,生活是有惯性的,而跟着惯性走总是舒适的。

©️ 《社交网络》,2010

生活的尽头,是摸鱼吗?

在越来越密的当代生活里,日益完善的永不离线式工作文化让我们的私人空间被不断蚕食,年轻人将工作视为一种“不得不忍受”的禁锢,职业的发展已经不再被看成是努力就有收获的等价交换,于是他们纷纷做出“非关键时刻拒绝再卷”的决定,试图从被动忙碌当中脱身,用死线之前的顽强摸鱼帮自己找回一点有控制感的悠闲。

©️ 《聚焦》,2015

摸鱼哲学不动声色地成为了新型职场正义,它的诱惑在于它的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所以哪怕有时候我们虽然已经在休息了,但还是在一刻不停地划手机,堪称偷闲中的偷闲。但遗憾的是,即使是休息,想要高质量的娱乐和休闲,其实一样是需要思考的,而摸鱼不需要思考,只用一些简单的手指动作,便能获得瞬时而同质的快乐。所以摸鱼只是一种瞬时体验,而不负责解决任何根本问题,因为它像我们厌恶忙碌又难耐清闲一样,只是以一种抗拒的姿态声明自己“不想要什么”,但不能给出建设性的回答。

©️ 《办公室的故事》,1977

“不想工作,只想养老”“为了退休而工作”的声音层出不穷,与前几代人相比,这届年轻人早早开始考虑起了养老问题,迫切进入退休生活。在忙碌和清闲之间摇摆不定的年轻人,需要回答的是有关时间的失与得的问题。如果忙碌已经成为当下不得不为之的生存本能,那么摸鱼则更像是一边抵抗职场内卷,一边掩盖自己始终找不到彼岸的焦虑的混合物。

©️ 《华盛顿邮报》,2017

在越来越密不透风的当代生活里,忙碌被视为洪水猛兽并不奇怪,只是清闲看似平易近人,若想接住它却需要十足的清醒与坚定——如果我们认同“行动才是构成一个人之为人的基础”,那么,我们对忙碌的纠结态度,就还会永远持续下去。


转自-36氪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