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365娱乐登录 - 首页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华为云,放开手脚干

【发布时间:2021-04-19】

2020年2月,疫情之下,爱学习仅用10天就快速搭起了一套基于实时音视频的在线直播课堂体系,将过去线下授课的场景在线上高质量还原,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音视频进行连麦,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入到2020年春季,爱学习在线日均学员人数达到数十万,累计服务全国超过百万的学员。 

这样的成绩背后是一个全覆盖、低延迟、弱网抗丢包的音视频网络,是华为云RTC实时音视频服务帮助爱学习构建的全场景、全互动、全实时的音视服务能力。 

  

创新普惠,选择华为云

 

为什么爱学习选择华为云呢?4月8日,爱学习教育集团CTO郭杏荣在华为云TechWave全球技术峰会演讲时说,过去线下的教育模式,老师和学生交流互动比较好,但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由于交通距离等因素会存在效率问题,而在一些小城市,上课距离近、交通成本小,但师资力量又不够。如果把教育变成OMO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既可以保留线下教育的互动性,让教育更有温度,又可以获得线上教育的便利性,提升效率。

目前,超过95%的机构认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是未来趋势,但教育机构向OMO去转型的时候,遇到的第一大挑战就是技术门槛。郭杏荣介绍,爱学习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要求在线课堂的技术支撑广覆盖、低时延、抗弱网,实现千人互动,自由连麦,万人在线,跨班讨论。“如果时延超过400毫秒,师生之间就能感受到明显的卡顿,感觉不是实时的对话”。

于是,爱学习选择与巨头合作。2020年4月,爱学习与华为达成了一个全面的合作,双方携手在实时音视频等多个领域合作。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已经有众多爱学习的客户都跑在华为云RTC上面。对于爱学习所需要的技术方案,华为云在技术测评中都展现了具有优势的指数指标,部分指标甚至超过其要求。“以RTC来说,华为云的研发人员长达数月到爱学习驻场研发,针对我们提出的兼容性、卡顿率、大小流等诸多业务场景需求进行了优化。最终华为云RTC成功在爱学习上线成功。”郭杏荣说。

不仅仅是教育行业,从新兴互联网到传统行业,云服务已延伸到千行百业。不能忽视的趋势是,AI、大数据、物联网、AR/VR等技术的加入,使得政务、医疗、教育、交通、制造、汽车等行业还在不断产生各种新型场景,各企业最终都将借助云计算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这将是华为云更大的舞台。

4月12日,在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针对华为Cloud BU近期一系列调整,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进一步指出:“我们强化华为云BU的定位,事实上是我们公司强化软件投资的一个举措。华为云更多的投资在软件,有自己产业的规律,我们希望它更加独立一点,放开手脚去发展,来提高软件和服务在华为整个收入的占比。”

事实上,自Cloud BU第一任总裁郑叶来接手云业务以后,华为云一直在“创新普惠”的道路上坚毅前行,成立三年多已经跃进中国第二。4月8日,在华为云TechWave全球技术峰会上,华为云CTO张宇昕发布了分布式云全系列产品组合,全栈云原生技术全面创新,并公布了2021年云服务上新计划。

华为云CTO张宇昕表示:“去年底,华为云在业界率先发布云原生2.0的理念和解决方案,得到客户伙伴的广泛认可。2021年,华为云对全栈云原生技术能力持续创新升级,通过云原生、分布式云相结合,帮助企业将全栈云原生能力延伸到业务需要的每个地方,实现全面云化、全栈智能。”

 

分布式云:实现全面云化的必然手段

 

“全面云化意味着,企业要将复杂的流程和IT系统全面向云架构进行迁移;全栈智能意味着,企业要将AI、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引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业务场景,从而实现用户体验提升、效率与成本优化、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华为云CTO张宇昕在峰会上表示,“我们认为,全面云化、全栈智能是企业实现全面数字化治理的基石。”

事实上,华为公司本身就从“全面云化、全栈智能”中获益良多。仅在研发场景,华为就基于全云架构重构了研发作业模式,资源复用率提升3倍,部署效率提升10倍;并将AI能力应用在200多个场景、创造了超过8000名数字员工。

2017年,华为宣布成立Cloud BU。此后,华为云便开始服务于制造、金融、医疗、城市、政府、互联网等多个行业客户,以云服务助其实现“全面云化、全栈智能”。也正是基于自身多年的数字化实践以及深刻的客户服务经验,华为云洞察到了实现企业“全面云化”仍存在多重困难:

一是企业各部门、各级组织的业务目标差异使得其对IT系统的建设节奏、投资决策、管控要求都存在明显差异;二是不同业务场景对IT系统要求也存在差异;三是企业本身的IT环境复杂、不统一,在进行IT开发、升级时,适配工作量巨大,成本难以控制;四是企业进行高效管理全局资源方面仍缺乏经验,存在困难。

经过分析,不难发现要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一个打破物理空间限制,拥有一致架构的云服务体系,让云的能力“无处不在”,让企业可以从全局的视角重新思考业务的分布策略,加快企业全面云化的进程。

而这就是分布式云。

Gartner将分布式云定为2021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之一,在它给到的定义中,分布式云将公有云分布到不同的物理位置,但服务的运营、治理和发展依然由公有云提供商负责。分布式云能为具有低延迟、降低数据成本需求和数据驻留要求的企业机构方案提供了一个灵活的环境,同时还使客户的云计算资源能够更靠近发生数据和业务活动的物理位置。

Gartner还指出,到2025年,大多数云服务平台至少都能提供一些可以根据需要执行的分布式云服务。其研究副总裁Brian Burke更是认为:“分布式云可以取代私有云,并为云计算提供边缘云和其他新用例。它代表了云计算的未来。”

在华为的定义中,“一朵分布式云”、“一张分布式网络”、“一致运行环境“、”一套管理体系”是分布式云的重要特性。

具体而言,分布式云首先必须是逻辑上的一朵云,将云基础设施和服务延伸到业务所需的各类位置,包括城域范围内的热点区域、企业的DC机房、或企业的各类业务现场,从而满足多场景、多地域的业务需求。

分布式云要在全局构建一张VPC打通的云网络,实现各业务系统基于内网互通,便捷安全的接入,从而降低企业上云门槛。

分布式云能提供一致的运行环境,使企业开发者可以一次开发验证、即可在各类环境中无差别的运行,write once run everywhere。实现高效的业务复制和迭代。

分布式云要能提供一套统一的管理体系,包括用户认证授权、企业项目管理、资源配额管理、自动化部署工具、运维监控、费用结算工具等能力集,从而帮助企业对多层次组织架构做到全局统一治理、以及策略化的向下授权,并实现分权分域的局部自治。

总而言之,分布式云,要让企业获得无处不在、体验一致的“一朵云”的能力。 

在这样一个整体的框架之下,华为云开发了一系列分布式云产品。主要由分布式云基础设施和分布式云基础设施以及可协同服务组合两大部分组成。

分布式云基础设施方面,主要包括中心Region、专属Region、部署于城域热点区域的智能边缘云IEC、本次新商用发布的部署于企业机房的智能边缘小站IES,以及支持广泛边缘设备的智能边缘平台IEF。云服务组合主要包括基础服务、音视频、数据、AI、办公协同等服务,以及统一的企业IT治理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云针对诸如互联网行业、政企行业等不同需求的客户也有专有可组合的产品的提供,尽可能做到灵活适配。

比如,中图云创与华为云联合打造全景场景、全景视频、全景出版、全景直播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方案,就要求低延时、并且对于合规也有很高要求,最终采用了智能边缘小站IES打造“全景新阅读”方案,实现真沉浸、低时延、高性能、省带宽。

另据透露,华为云今年内还将发布专属Region加IES的业界独有产品组合,以满足诸如金融交易分析、创新药研发、能源互联网等强合规监管行业的业务创新场景的需求。

 

云原生2.0再升级:服务业务全栈智能

 

2020年底,华为云发布了云原生2.0的理念和解决方案,首次将从“ON Cloud”到“IN Cloud”的云化演进趋势展现在大众面前,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同期,也对外宣布了云原生2.0的发展路线图。

总体来看,华为云云原生2.0,主要从资源高效、应用敏捷、业务智能、安全可信四个方面,来助力企业智能升级。

首先,在基础设施层,让企业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资源池化,转为智能高效的云基础设施,能以应用为中心、能感知应用特征的、并能支持云原生应用的分布式化趋势;其次,基于云原生技术和架构,帮助企业将进一步实现DevSecOps式的应用开发模式和应用架构升级,实现应用敏捷;最后,通过充分释放数据价值、AI与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实现业务智能,并获得全方位企业级安全服务和全球合规能力。

不难看出,分布式云的作用将云基础设施和服务,延伸到业务所需的位置,从广度上延伸了云的能力,而云原生解决的是云能力的深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将有效帮助企业将全栈云原生能力延伸到业务需要的每个地方,并最终实现全面云化、全栈智能。

华为云云原生2.0解决方案也已经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峰会上,梦饷集团表示,通过使用华为云容器、数据库、AI、大数据等50余款云原生服务,梦饷集团大幅降低运维成本,提升开发效率,也充分保障梦饷集团的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万科则使用华为云云原生基础设施为AI审图提速,其表示华为云容器服务最大可实现30秒扩容1000容器,能充分满足AI审图业务高峰期算力需求,并且能够减少过程数据跨节点传递、任务等待的耗时,实现资源池利用率最大化。

在此次峰会中,华为云宣布的云原生2.0升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擎天架构是新一代基于硬件的虚拟化方案,是软硬一体化的架构,作为华为云基础设施核心架构,将在性能、稳定性、安全、效能、 基建五个维度升级。

发布搭载英特尔第三代可扩展服务器新品ICELAKE的全新一代计算实例,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方面都有全面升级。

云原生基础设施三大升级:一是升级企业专属镜像仓库,让大规模镜像部署更高效;二是在云原生可观测场景方面,实现全链路可观测,让应用健康全景洞察更高效;三是推出国内首个云原生服务中心,实现云原生服务全生命周期更高效治理。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华为云还发布了视频全行业全流程云化方案以及超低时延直播服务、自由视角、网络研讨会等新的云原生视频服务,华为云重构音视频媒体网络,通过提供极致资源效率、高SLA、以及AI的融入,实现从视频生产、视频处理、视频分发到视频消费,整个视频业务全流程的云化,从而同时满足互联网视频、广电媒体、通信视频、行业视频等多行业视频能力建设需求。

此外,峰会上华为云还与中国信通院共同发布了《云原生2.0白皮书》,分享产业洞察成果、沉淀云原生实践经验。

 

未来:坚持长期投入,积极参与经济智能化转型

 

从2017年成立华为云至今,华为云的进步有目共睹,截止目前,华为云的客户包括600多家政府机构、220多家金融机构、300多家SAP上云的客户、30多家汽车制造企业、中国前五十的互联网客户中的70%选择了华为云。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和Gartner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华为云已经成为中国公有云TOP2、全球公有云TOP6。

能够实现这样的成绩,与华为一直在强力投入技术创新。即使在2020年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1418.93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15.9%,相比2019年增长7.78%,超过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公司在2020年研发投入的总和。

截止目前,华为云已经上线了220多个云服务,210多个解决方案,合作伙伴超过19000个,上线了4000多个云市场产品。此次峰会中,华为云还发布了2021年的新品发布计划,预计发布新品覆盖了基础设施、云原生、人工智能、数据、混合云、音视频、IoT、安全等诸多领域,华为云产品家族也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迎来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云计算、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逐步成熟,以5G为代表的CT通信技术,以AI为代表的IT信息技术,和以云为代表的底座平台技术,三者彼此间紧密融合,会释放出巨大能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每一个产业运作模式,也将重塑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格局。

华为云必将在这一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助力企业实现敏捷运营,取得商业成功的关键业务引擎。全面云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发展云业务是华为坚定前进的方向。


转自-36氪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