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比较优势”为自由贸易奠定了理论基础,并预鉴了上世纪下半叶风起云涌的全球化进程。
自1990年至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资本流动占GDP比重从5%猛增至21%,国际贸易从39%上升到59%,全球化行进在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轨道上。在各种要素驱动下,一条条纵横全球却又层次分明的产业链不断发展与延伸,过去集中在一个经济体境内的生产线分拆为数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并根据成本和效率指标分发给世界各地的生产商。
欧美国家凭借工业革命积累的资本和技术的优势,始终主导着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一方面通过资本输出和产业转移牢牢把控着低成本地区的产业命脉与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强势货币与资源、财富挂钩(Bretton Woods System与Petrodollar System)模式建立的国际金融秩序,不断左右着国际贸易和区域市场。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兴经济体在产业与技术上的追赶愈发加快;资本、资源与劳动力非同步流动,也进一步缩小了全球劳动力薪资水平差距。发达经济体体内部也出现了分配不公、社会撕裂、民粹主义抬头等现象。
全球化的痛点在于:政府是自己的,市场是大家的。这种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府诉求始终是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分歧与利益纠葛的一个重要因子。也正是由于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的缺失,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加大、利益分配机制扭曲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去全球化”的思潮也随之产生。此次海外疫情,使得“去全球化”思潮的影响无论是对西方国家的政府还是民众都要比疫情前更加明显。
时代的深刻变迁,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全球化推向风口浪尖。昔日自由贸易培育的繁荣之花在世界政治风云诡谲的阴云里风雨飘摇。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发展始终是解决一起问题和矛盾的“总钥匙”。立足当下,未雨绸缪,构建更加安全、稳固、粘合且有韧性的产业集群,这是未来我们能够以最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的坚强底气。
我国拥有门类相对齐全、产值较大的产业集群,但是量大还需质优,当前核心竞争力的不足问题导致了部分产业利润不断收窄,一旦外部形势风吹草动,极有可能带来风险的链式集聚。
同时,作为人口大国,就业问题也是我们要兼顾的重要因素。一些低附加值产业暂时还不能因成本问题而主动转移或放弃。未来产业升级路向何方?
答案就是依托数字经济这个底层框架,以消费升级为突破口,构建技术引领驱动力,创新金融对产业的托举作用,稳住中小企业生命线,不断提升供应链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内在韧性与外在粘度,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活力因子。
数字经济作为信息革命在经济领域的新形态,已成为信息产业中最具活力的细分市场。政府会议提出了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
4月份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发布2020年新基建项目投资计划,推动疫后经济恢复、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政府主导的新兴数字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于老旧设备无法实现数据采集和传输。制造业数字化需要集成、统一的管理平台,通过生产线、车间以及客户需求等端口的无缝对接实现产品、需求、流程、成本、管理的均衡组合。这是实现未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
美国格林维尔工业区GE Monogram工厂,成排的工业级3D打印机正在将陶瓷基矩阵复合材料进行激光烧结,铣床的操作全部由机器人进行监控。内嵌的传感器将各种数据传输至云端的工业互联网进行分析。设备和电脑相互沟通交流,工厂的生产线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与供应商、服务商、物流系统连接,不断优化生产。
在农业领域,Wintershine的子公司新加坡水产养殖技术公司(SAT)推出了一个智能浮动养鱼场。得益于智能传感器和系统,该养鱼场可调节鱼类的喂食、水的温度、酸度和其他更重要的参数。作为亚洲国家中的第一个此类水产养殖设施,这种具备气候适应能力的水产养殖设施承诺每年向新加坡家庭提供350吨鱼,以解决鱼类供应短缺的问题。
数字经济驱动的本质特征就在于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产业协同创新赋能,不断增强应对外部市场变化的敏捷性、适应性和协调性。产业集群的数字化升级应围绕重点行业建设跨行业、区域、企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同时,通过政策优惠、基金引导等方式,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自动化”改造,提升自动化水平:通过政策补贴等方式推广信息系统及专业软件应用,促进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提升;通过贴息贷款、费率减免等方式加强对生产环节和数字化工程基础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对于核心级大型企业,鼓励探索数字化平台搭建,实现研发设计、生产组织、质量控制、运营管理等全流程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协同运行。
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要义,但产业集聚不一定催生出创新型集群,行政边界的区位布局与产业分工也不一定能释放出集群预期的活力。
2009年,波特和科特尔斯在《产业区手册》一书中强调,集群是由供应商关系、共同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知识溢出和学习效果的组合所驱动的。对于我国来说,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打造应立足于粘合知识集聚的科技园(中心)与传统产业集群的辐射网络。
纵观世界知名科技园(中心),有许多都在为全球创新做出巨大的贡献。如斯坦福工业园,从起初的租给工商企业或校友企业,到高科技企业聚集地,再到今日的硅谷,它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所在。荷兰埃因霍温高技术园虽然面积只有1平方千米却吸引了来自85个国家150多个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和快速成长的高技术公司,在健康、能源和智能环境领域服务于全球,被评选为每平方米知识专利数居世界首位的智能社区。
随着我国交通网络的建设,城市间的时间距离愈发缩短,但城市与城镇的网络还有待进一步疏通。城镇作为当前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载体与未来产业转移与升级的主阵地,是打通科技园区(中心)与辐射网络的“最后一公里”。因此统筹区域治理模式,通过建立多层次、多地域的科技园区(中心)+产业集群网络是构建创新型集群发展的主要路径。
知识辐射、产业集聚、数据共享、要素整合、网络构建成为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紧密相关行业和支持性机构的互动既要有政府参与也要有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支持,更要有双方的共识,才能保证产业集群在特定的技术发展方向上不断深化拓展,形成难以复制的综合竞争力。
我国产业升级的支撑在于中小企业。目前,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普遍共识。主要表现在直接融资渠道的缺失与间接融资渠道的不畅。对疫情影响下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企业的流动性支持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5月28日,财政部发布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绩效评价指引》明确,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可对绩效评价评定等次为“中”及以上的辖内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予以资本金补充、风险补偿、补贴、奖励等资金支持。
在具体实践上,可以按照“商业银行+政府增信机制+中小企业客户”模式,由政府通过专业化担保公司和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为中小企业进行增信;商业银行按照担保公司资本金或风险补偿资金的一定比例为增信对象金融贷款融资;也可按照“商业银行+特定融资主体+项目”模式,由特定融资主体统一承贷、统一还款,资金按项目分散使用,贷款本息偿还纳人特定融资主体考核,风险由财政专项基金兜底。
探索充满活力的直接融资渠道是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有效方式。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14次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拓宽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实际问题。未来,应通过设立多层次的场外市场,中小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商业模式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引导更多市场化资金通过多种形式进入场外市场,增加中小企业交易的流动性。通过跟投制度的设计、锁定减持的规范、市场化的机制强化,减少和避免中小企业在治理方面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立足于大数据下的产业链金融产品创新是大势所趋。数字化进程将极大推动产业链金融产品的创新与运用。近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多次提及以科技手段提升产业链在线金融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并对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订单融资、保险增信等融资方式进行了明确的指引和要求。产业链金融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对等机制的建立。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机构信息获取的问题。通过产业链金融信息平台的构建,金融机构可以动态掌握企业经营数据情况,实现风险的甄别与防控,为金融机构决策提供支持,进而为全产业链进行输血与支持。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当前国际环境发生剧变的情况下,未来面临的挑战与变化会越来越多。
(出自:36氪)